河北新闻网11月28日讯(河北日报记者苏励)昨天上午,河北省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上下交流任职笔试在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举行,共计1418人参加考试。
考题彰显“人岗相适”和“能力取向”原则
省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省委组织部秘书长谢振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笔试的出题和阅卷,均委托中组部考试与测评中心进行。所有试题均选自全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通用题库。在考题的设计上,实行了按岗位命题,共出了三套题,县(市)委副书记(正县级)职位一套题,县(市)委常委、政府副县(市)长(党政交叉任职)职位一套题,省直机关处(室)职位一套题,较好体现了“干什么,考什么”的选拔理念。
记者在考试现场看到,整个考试期间秩序井然。上午11时30分,历时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正式结束。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们向记者表示,笔试内容分为判断题、选择题、论述题、案例题、材料题等题型,以活题和实践应用题为主,没有死记硬背的题,也没有纯理论性问题和偏题、怪题,而是主要测试应试者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出“人岗相适”和”能力取向”的选拔原则。
最大限度做到阳光下选拔
谢振学向记者介绍,为确保笔试的公平公正,河北在笔试出题、试卷运输、考场安排等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在阳光下选拔。比如,试卷的印制地点和领取地点都实行保密,只有当押解试卷的车辆到达北京后,才临时告知领取试卷的路线;严格按照惯例规则来设置考场,临考前20分钟随机确定监考人员位置,并设立了巡视员和巡考员;对笔试进行全程监控和录像,在每个考场都设置了耳机探测仪和手机屏蔽仪,并在考场外停放电子监控车,对无线信号进行监测和干扰。
据悉,笔试成绩将在考试结束一周内公布。依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1:2的比例确定各职位面试人选。参考人员届时可通过河北党建网、河北人事考试网,查询笔试成绩及进入面试人员情况。
四类职位、60个名额,共报名1678人
“与外省和河北以往组织的类似工作相比,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谢振学介绍,一是将竞争性选拔方式和推进干部交流密切结合,既丰富和拓展了竞争性选拔工作的内涵,又鲜明树立了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探索和创新。二是对入选干部实行统筹使用。这次选拔的所有职位,均不明确具体任职的县(市、区)和省直厅(局)处(室),而是经过考试、考察等选拔程序确定具体人选后,再根据职位需求以及干部条件研究确定任职职位。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河北竞争性选拔工作启动后,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这次竞争性选拔的四类职位、60个名额,共报名1678人,各类职位报名人数均超过规定的选拔比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