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宗王瑞国:农民身边“土记者”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网记者张会武 通讯员艳平、吕兵)他1.6米出头的个儿,年龄40挂零。到目前,已在国内十余家报刊刊登稿件1000余篇,至今仍然孜孜不倦地坚持写作。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为啥写稿能坚持20多年,他究竟图啥?8日“记者节”,记者走近河北广宗县西石头井村,走进这个被称为“土记者”的内心世界。

    一张发黄的21年前的技术信息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王瑞国写的处女作“小麦灌浆期怎样施肥浇水”。写稿时,他还是乡里的农业技术员,由于喜欢钻研,想把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于是便开始写作,谁知这一写便是21年。“我很小就喜欢看报纸,后来就有了投稿的念头。由于自己是农业技术员,所以写科技题材较多。”王瑞国笑着说:“稿子写多了,就逐渐有了经验。以前遇到有价值的事情,怕脑子记不住,就有了兜里装着笔和本的爱好。”

    据记者了解,王瑞国曾写过一篇有关防治棉虫的通讯报道,该报道一经在河北科技报发表,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当年,这篇文章被评为三等奖。据统计,王瑞国采写农业新技术方面的稿件已达300余篇。

    “他的一篇稿子曾经让各乡退了多收农民20万元的车船税。”说起王瑞国,刘营固村村民何怀利翘起了大拇指。

    《农用车为啥要收车船税》的稿件刊登在1999年的河北农民报上,多收税的乡纷纷将税款退给了农民。事后才得知,化名“为民”投稿的人便是王瑞国。于是王瑞国这个名字很快在乡下流传,被农民称为“咱们的土记者”。近年来,他写的《购车返税8成有假》、《四年算不清一笔账》、《改装大车真霸道》等文章,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西石井村是个老沙窝,多年来缺水,村民买一罐水要花35元钱。去年,该村相继打了7眼机井,农民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王瑞国连夜赶写了《西石井村结束了买水吃的历史》的报道,在诸多报纸刊登后,市、县电视台也纷纷前来采访,村民大庆三天,场面好不热闹。

    为反映农村的新气象,他采写的《赴约路上救火记》、《四个老汉话环保》、《农家夜生活美起来》等稿件分别在媒体刊登,为推动文明村建设起了不小的作用。如今,他出门总带着采访本和照相机。每当稿子见诸报端,弘扬了新风正气,为农民讨回了公道,他的心里就像吃蜜一样甜。“土记者咱要当一辈子”,他说。

    如今,王瑞国已经成了塘疃乡西石井村的党支部书记。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河北一报纸专门聘他为广宗报友会会长,还给发了特约记者证。王瑞国也以这个平台,发展了很多农村写作爱好者。今年7月份,他组织报友会的写作爱好者带着自己培育的西瓜和慰问金,奔波30公里来到广宗镇看望了感动河北道德模范曹石保,他们得知曹石保的养女过几天到市区参加红歌总决赛,于是他和同伴开着自家车,带着自费制作的啦啦牌,在决赛那天出现在了演播现场,当时父女俩顿时激动得掉下了眼泪。

    在11月8日记者节的日子里,王瑞国将全县的农村土秀才和土文人聚在一起,一起探讨采访写作的技巧和经验,气氛十分热烈。随后他们又深入养殖场进行实地采访。“我们今天不仅要从这次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体会作为一名记者的艰辛。”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