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英利国际品牌塑造的背后是其产品获得的一张张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第一家获得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第一家加入国际环保组织——光伏回收协会的中国企业、第一家获得德国莱茵TUV“功率控制”认证的中国企业,UL、IEC和ISO认证……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认证不仅使企业取得向国外出口的通行证,同时也向国外消费者展示中国企业产品的质量、实力和技术能力,从而提高中国产品在外国消费者当中的影响,这无疑会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影响。
聚合中外智慧的员工团队
走进英利公司的办公区、厂房和酒店,经常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
“他们有的是技术专家,有的是公司的海外员工。”据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在英利管理层队伍中,外籍人士占了不小的比例。“现在技术团队中就有二十多名国外专家。”
在英利公司的市场版图上,“小红旗”已插遍德国、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南非世界杯后,非洲、南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纷纷向英利伸出橄榄枝。
记者曾多次参加英利年会,年会上公司高层演讲都用英语,本部的四名公司年轻高管中,两人有海外工作经验。
在英利,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不仅是英利公司销售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中层干部的考核内容。
“中国光伏企业兴起之初,技术、市场多来自国外,先天的外向型优势更有利于企业国际化,打造国际品牌。”作为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认为,英利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方面始终得益于保持与世界的同步和接轨。“为此,英利在海外公司均实行员工本土化策略。”
据介绍,中国光伏行业90%的产品外销海外,但由于自身缺少海外营销能力,一般将产品交给外商代理,或直接为国际企业代工,往往难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当然,作为中国企业,还要解决好海外员本土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马学禄认为,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这种融合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据介绍,英利为了实现这种融合,建立了庞大的培训机构和培训系统,其海外分公司的员工都要到总部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从学习公司制度和发展理念,到体验公司文化涉及各个方面。
“尽管在这方面花费较大,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投入不能省。”苗连生说。
遵循国际惯例的企业结构
8月中旬,英利在北京召开了董事会,要就下一步系列投资计划进行表决。
“大多投资项目都被批准了,但仍有一项受到质疑。董事会要求公司提供最好的风险防范预案。”英利首席财务官李宗炜透露。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