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安县城的街道上,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温馨而感人的画面:一个年过半百的瘦弱的汉子,背着一个身体瘫痪的耄耋老人,蹒跚而行。老人依偎在汉子身上,幸福而安详,父子俩相依相伴的身影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中……
但这样的情景,却永远定格在了2010年的7月16日。这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无情地割开了汉子传送给老人的温暖的亲情纽带。在天津的医院里,刚刚醒来的汉子顾不上自己满身的伤痛,冲着护士喊道:“我爹呢?我要去看他!”
这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叫史宝忠,他九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瘫痪的老父亲,用自己的朴实、纯真和善良,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大爱大孝的颂歌。只要咱爹还有一口气,我就绝不丢下他
2002年10月,家住文安县前于屯村的史万明脑血栓第6次复发昏迷,同时伴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当时血液循环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器官丧失营养补。送进文安县医院抢救。医生诊断后告诉儿女:“这次没希望了,你们回家安排后事吧。”几个子女顿时慌了手脚,44岁的次子史宝忠急得差点吐血:“只要咱爹还有一口气,我就绝不丢下他!”
当天,史宝忠就把父亲史万明接回了自己的家,他给父亲仔细耐心地进行全身按摩,用棉签蘸着药水一点点给伤口消毒。每天史宝忠都要坚持按摩四、五次,消毒三、四次,他的眼睛看酸了,胳膊动麻了,一个过程下来,史宝忠都累得大汗淋漓。虽然如此,但他却把关切的眼神,满心的期望,带给了还在昏迷中的老父亲。这样的动作单调、机械而琐碎,但史宝忠不急不躁。每天他可能忘了吃饭,但他绝不会忘记给老父亲按摩、消毒。短暂而漫长的30个日日夜夜,在史宝忠的心灵煎熬中过去了。也许是他的孝心和诚心感动了上苍,老人奇迹般的睁开眼睛了,并逐渐认出自己的亲人。三个月后,当听到老人的嘴能喊出“宝忠”俩字,还可以简单的说出“吃”、“不吃”等简单的话语时,史宝忠激动地流出了泪水。
我没有生病的权利
从此,史宝忠一个人担当起来照顾父亲的沉重使命,他像慈爱细心的母亲,伺候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为防止皮肤溃烂,每天把沉重的父亲背来抱去;又像有经验的医生,给父亲研究食谱。每次看到电视上有关健康饮食的节目,他就认真地用小本子记录下来。结合父亲日常对食物的反应,史宝忠慢慢摸索出了老人的饮食特征:吃粗粮蔬菜,不吃肉和甜食。为此,他特意在老家旧房子后面菜园里种了玉米、菠菜、菜瓜等,纯用大粪施肥,不用化肥农药,成熟后专门给父亲做饭吃。这时,瘫痪在轮椅上的史万明每天要吃四、五顿饭。有时半夜一两点想吃饭,史宝忠就抹一把困倦的双眼,毫不犹豫地翻身起床点火做饭。贫穷被温暖包围得格外温馨醉人:锅里有刚刚熬熟的菠菜煮玉米饼,史宝忠给父亲围上围裙,端起碗,尝一口,喂一口;问一句,喂一口。他像小孩子一样,眼巴巴地注视着老父亲的表情,唯恐烫着父亲,噎着父亲。直到老人吧唧着嘴说“饱了”,史宝忠才像完成一项神圣任务似的,长出一口气,给父亲解下围裙。
【责任编辑: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