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作者一起研究起草画稿
四位作者一起讨论作品
耗时四年之久,由唐山市4位知名画家创作的百米国画长卷《唐山大地震祭》日前全部完成。这部作品囊括500多个人物造型,几十个场景,每幅画卷宽1.85米,长约7-8米,共13幅。真实感人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全景展现了34年前唐山从自救互救到重建家园的全过程。
7月7日上午,记者在唐山学院美术系画室有幸目睹了几位大师的震撼之作。主创者乔文科望着挂在墙上的作品,满怀感慨:“完成了这部献给唐山这座城市及后人的作品,我们心中就像有块石头落了地…… 。”
师徒四人齐上阵
乔文科,74岁,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唐山市美协名誉主席
刘文甫,73岁,唐山师范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唐山市美协顾问
赵锡复,66岁,担任唐山市美协顾问、《唐山劳动日报》美术总监多年
孙叔文,61岁,唐山市美协副主席、河北省美协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这幅国画长卷的4位作者乔文科、刘文甫、孙叔文和赵锡复都是大地震的经历者、幸存者。为在有生之年以独特的方式给后人留下记忆,2005年年末一次聚会上,刘文甫向既是同学又是挚友的乔文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干就干,2006年春节,两人找到了曾经的得意门生:擅画人物的孙叔文和中国工会会徽主创设计者赵锡复。四人一拍即合,构图,走访,搜集资料……漫长艰难的创作之路一走就是4年。
“4年间,我们几乎都是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累了,就在地上铺块纸休息一会。冬天画画没有暖气,夏天没法开电扇,因为画是悬挂着的,怕把纸吹坏……”作为创作团队的“总指挥”,乔老笑着说他们每天的工作强度比工人还要大。而更让人钦佩的是,几位老人除了不怕身体精力的消耗之外,社会上邀请他们作画一概不接,舍去个人经济利益只为潜心于“百米长卷”。
据了解,整个画卷由乔文科、孙叔文执笔。“因为画卷太长,我们必须选择场地较大的工作室,像唐山广播电视报社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室,唐山学院美术系画室,建国路百花美术用品店……因为都是借用场地,为了不影响人家工作,我们只能在几个地方辗转作画啦。”孙叔文边展开画卷边介绍说。
记者这才注意到,眼前的长桌其实是由几把椅子并在一起的创作平台。负责绘制草图的刘文甫说:“画卷最初定的是1.45米宽,但在创作过程中,内容不断充实,人物也要跟着放大,画卷的幅度也就加宽到了1.85米。整个过程是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在身边必须把所有的资料备齐,以便查阅。”
赵锡复介绍说,创作国画长卷的4年间,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借用的几家工作室不仅不收我们一分钱,而且水电费也全免;有许多唐山市民都自发提供当时的资料或是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有的摄影师还为我们提供未经发表的独家资料。”
主题鲜明祭亡灵
记者看到,画桌上延伸开来的是宽20厘米、长约20米的百米长卷草图。虽然是草图,但整组画面的大气磅礴、感人肺腑,仍让人无比震撼。画卷选择了厚实凝重的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分为地震发生、自救互救、“神兵”天降、八方支援、伤员外运、清尸防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再组家庭、孤儿不孤、欢送亲人等十几个部分,结尾题有文字:“谨以此画卷缅怀唐山大地震二十四万罹难同胞”。
据孙叔文介绍,最初,百米长卷分为三部分:冀东百年工业重镇、抗震救灾、震后新唐山,希望对凤凰涅槃的新唐山有一个完整的“记录”。但几次探讨研究之后,大家都觉得构思虽然大而全,但主题不够鲜明,只得删掉了前后两部分,把笔墨放在祭奠24万罹难同胞之上,并突出反映当年唐山军民抗震救灾的巨大场景,展示唐山人民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
在画室的门口处,记者看到了一幅“砖头压油毡的简易房”画卷,灰暗水墨中,一块块小小的砖头密密麻麻。问及为何大篇幅涉及这个内容,孙淑文说:“唐山所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都是在砖头压油毡的简易房里出生的,这是一代人特殊的回忆,抗震初期唐山10多年都是这样的房子,它是恢复建设、重建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丢掉这个部分。”
7.28前后在抗震纪念馆、开滦博物馆等处展出
“用拍电影的语言说,我们的百米长卷已经杀青,我们4个老家伙也终于能松口气了。这次创作不同以往,我们是在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历史,我们背负的是所有唐山人的期待,的确压力很大。”乔文科对记者说。现在他们正在联系印刷厂印制画册,作品能否得到唐山老百姓的认可,还是个未知数,毕竟艺术总是不完美的,但大家尽力了。
“我们都是唐山大地震的经历者、幸存者,有义务、有责任用手中的画笔,把历史记忆留给这座城市与后人,这是我们的使命。通过展出,我们愿意接受唐山父老乡亲们的检阅。”
据悉,《唐山大地震祭》百米长卷将于7.28前后在唐山抗震纪念馆与与世人见面,之后还会在开滦博物馆等处展出。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