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挣学费 武邑女孩出考场进工厂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王丽 实习生王旭东)为了给自己筹学费,衡水武邑农家女孩李晨芳刚走出高考考场,便前往山东烟台一家工厂打工了。昨日,两位熟悉她家生活困境的热心人不约而同地打来电话,替她申请利群阳光助学金。

    ■自强女孩高考结束去打工

    炎炎夏日,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考,没有休息和放松,她收拾起简单的行囊,急急地赶往离家千里的山东烟台,在一家电子厂里开始了打工生涯。这就是19岁的农家女孩李晨芳,她来自衡水武邑县相城街村,今年高考成绩585分。

    晨芳8岁时,父亲因胃病去世,那年弟弟只有6岁。懂事的晨芳那时就明白,自己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替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母亲一个人种地供我们读书很不容易,我和弟弟从小就知道节省,夏天从不买雪糕,一年四季也不吃水果,也从来没有买过新衣服,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晨芳很体谅母亲的辛苦,提起母亲一个人种6亩地,又要供姐弟俩读书,又要照顾两位70岁的老人,晨芳哽咽地说,“母亲太难了”。

    生活的困境让晨芳更懂得学习的宝贵,她说“在学校我没有任何爱好,只想刻苦读书,学习是我的生命”。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中、高中,几乎每一场考试她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今年高考她也取得了585分的好成绩。

    为了替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也为了筹集学费圆自己的大学梦,小晨芳急急地踏上了打工的路,“我要上大学,我立志成才,将来报答所有关怀和帮助我的亲人们。”她说。

    ■两热心人不约而同为她求助

    小晨芳的学习刻苦和自立自强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身在沧州的王先生是李晨芳同学的父亲,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们,我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家里确实很困难,学习很刻苦,人也特懂事。看到“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后,王先生立即拨通了热线电话,替晨芳报名申请助学金。

    几乎和王先生同时,本报记者也接到了另一个求助电话,是小晨芳的一位亲戚打来的,他说,“我还不清楚都需要哪些材料,先电话里先(替李晨芳)报个名,我们再准备材料,这个孩子很懂事,你们一定要帮帮她啊。”

【责任编辑:殷大伟】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