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一组来自华北油田上半年的数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生产原油、天然气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50.6%和51%,油井单井产量平均日产比去年提高0.1吨,高于中国石油单井平均水平,而油气生产单位成本比预算又有所降低。 5月份,华北油田以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精细管理为主题的两次发展战略研讨极其引人注目。
精细管理,正让华北这个老油田变得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华北油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巨大动力。
让效益成为"定盘星"
时至6月,冀中平原麦已抽穗,梨园青果盈枝。掩映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的采油三厂油水井站,因转变发展方式带来丰厚回报显得尤为动人。
这个厂先后投入开发13个油田69个开发单元,因低渗透、断块支离破碎,如果按常规开发和自然递减规律,产量将连年滑坡,然而通过精细管理,这个已开发34年的采油厂连续14年产量实现稳定增长,储量资源替换率连续12年大于1。特别是2005年至2009年,原油产量每年增长3万至5万吨。与产量连年攀升相对应,吨油耗电却由2000年前的301千瓦时下降到现在的129千瓦时,年用电量由2.9亿千瓦时下降到1.5亿千瓦时,油田开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采油三厂的实践,是华北油田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随着进入中后期深度开发,人多油少、结构性矛盾突出、勘探难度、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人均油气当量和人均业务收入低于集团公司平均水平,华北油田面临的挑战空前。
面对严峻形势,华北油田在精细管理,转变发展方式上"较劲",让效益成为"定盘星"。对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从成本投入、资本回报、技术分析等全要素层面,进行综合效益和综合管理效率考核评价,"效益第一"十分突出。
油田财务处人员谈到投资效益时如数家珍,严格按效益标准,强化储量规模和储量效益,强化投资的最大回报,做到资金跟着效益走。近几年油田完成的三级储量,比公司成立时年完成三级储量增加40%以上。其中去年新增控制储量探明率比2004年提高35%以上。
为获取效益产量,华北油田建立生产成本归集分析体系,以现金流分析为线索,将构成产量成本的各要素归集到区块或单井,掌握区块和单井的效益产量。根据产量效益高低实施分类管理,优化上产措施,优选高效产量,提高开发生产效益。
已连续开发31年的采油四厂京11断块,经过精细勘探开发,采收率从30%提高到55.5%,可采储量提高近一倍。4次被集团公司评为"高效开发老油气田"。京11断块的高效开发,实现了从开发古潜山向开发第三系油田的战略转移,创出了国内领先的开发水平。
京11断块是注重效益产量的生动体现。经过34年连续开发,华北油田低效和无效产量逐渐增多,产量与效益矛盾突出。他们注重经济产量,对未动用储量搞好经济评价,达不到效益标准的坚决不上或缓上。对已经开发的区块,彻底改变以往只要完成产量、不管投入高低的状况,实现由"产量效益"到"效益产量"的根本转变,去年油田完成水平井投产初期平均产量20.8吨,是周围直井的2倍至5倍,效益真正唱起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