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小伙恋上绣品 “满绣香荷包”获大奖
河北新闻网
2011-11-16 08: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丁宁
【字号

本站搜索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尉迟国利)承德小伙于国强,为了学习“满绣荷包”的绣法,不远千里二次到辽宁拜师学艺,其诚心终于打动对方被收为徒。学得真传后,他参加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比赛获得了铜奖。就在他准备做大做强荷包手工艺品时,却遇到了20万元的资金难题,他希望有识之士和他合作,将荷包这一手工艺品发扬光大。

    于国强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2002年,在北京打工的他到朋友所在的一家手工艺品加工公司玩,被各种手工艺品深深打动,对刺绣这一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软磨硬泡进了朋友所在的工艺品厂打工,一年多后,学成手艺回到了承德,开始绣起了十字绣。

    回到承德的于国强开始绣起了十字绣。他说,一个人一天也就能绣四五千针、拳头大小的一块,如果没有些耐性可不行。为了完成一幅一米多长的《万里长城》,他就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有一天,我一下就绣了14个小时,可把我累坏了”,可看着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于国强心里别提多美了。

    2008年,于国强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他在十字绣方面取得成绩后并不满足,开始琢磨着如何绣刺绣。满文化在承德有着很深的底蕴,于国强考察发现“满绣”很有市场,于是开始专心研究“满绣”。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国强在网上看到辽宁丹东凤城有一位名叫黄家祥的老人对香荷包很有研究,并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便有了拜黄老先生为师的想法。经过两次赴凤城与老人见面,他的真诚最终打动了对方,黄老先生答应收其为徒。在黄老先生的悉心教导之下,于国强取得了真传。2010年,于国强将“满绣”申请了注册商标,并被受理。今年6月,于国强参加在义乌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他绣制的“满族宫廷香包”和“满绣”双双获得了“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于国强在高兴之余,也在筹划着进一步扩大规模,将这一满族宫廷工艺品发扬光大。据介绍,他准备在围场建立香荷包研发基地,项目选址等已确定。“从设计到制作的各个流程已经成熟,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技术,现不需要引进其他技术即可运营,设备方面也很简单,不需要大型设备。我算了算,有20万元就可以运转起来。”于国强说,他在资金方面遇到了困难,“如果有有识之士与我合作,共同研发满族香荷包,那就太好了。”于国强期待着梦想变成现实。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