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党育新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汤润清
我叫党育新,是唐山市康复医院的一名普通职工。我姓的这个“党”,并不是百家姓里的“党”,而是共产党的党。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毁灭了我的家,包括父母在内的5位亲人罹难,来到世上仅6个多月的我成为孤儿。是亲人解放军把我从废墟中救出,并送到了石家庄当时专门为照顾地震孤儿而建的“育红学校”。因为找不到我的家人,不知道我们的真实姓名,学校便给我们三个女孩以“党”为姓,分别取名党育新、党育苗和党育红。我们从此成了“党的孩子”。
由于年龄太小,在育红学校的8年里,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太清,只记得大概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曾经发生了一次意外,和小伙伴玩耍时被暖水瓶中的开水烫伤了脸,满脸都是大泡。年幼的我被疼痛折磨得整夜哭泣,育红学校的郝秀霞阿姨就整夜抱着我,让我睡在她温暖的怀里……
我9岁那年,也就是1984年,因为姥姥和哥哥姐姐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我,我回到唐山,在唐山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费用均由国家负担。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国家和家庭负担,我不想再升学了。当时的唐山纺织技校赵校长得知后,主动找到我,破格录取,让我在那里继续学习了3年,学费全免。
1994年,我从纺织技校毕业,唐山市民政局、劳动局的领导又为我的就业问题操心。最后,在当时的两位副市长冯国安叔叔和王玉梅阿姨过问下,我被安排到引进外资兴建的新型医院——康复医疗中心,穿上白大褂,当上了一名化验员。
1999年,我要出嫁的前几天,给当时的唐山市委书记白润璋写了邀请函:“我是党养大的孩子,现在要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很想让‘娘家人’知道……”5月16日婚礼举行的那天,白润璋书记不仅专程赶来,还担任了我的主婚人。一直关心我成长的副市长王玉梅阿姨也担任了我的证婚人……2000年,儿子龙龙来到这个世界,每当我们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的无比幸福美好。
2006年的6月29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我站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我终于真正成为了党的人!那一刻我想了很多,我想到30年来,从我嗷嗷待哺到成长、成才、成家立业,一路走来,是党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再一次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对党的感恩之情付诸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不断传来的灾区报道一次次强烈震撼着我的心。5月15日,我接到团市委派我赴汶川担任心理救援工作的通知,简单收拾了行装连夜启程,于16日上午赶到了灾情最为严重的北川中学。在灾区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和志愿者们一起,冒着余震的危险,白天奔走于学校、医院,晚上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安抚那些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告诉他们,虽然我们失去了父母,但有党就会有爱,有党就会有美好的生活;因为,党就是我们的娘家人!
【责任编辑:赵耀光】